我今天又发现,语文与夫妻相处也有很大的关联。
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用错了语文,是夫妻互伤的毒箭镝,用对了语文,是家庭幸福的调味剂。
又是一年六月天,店外,骄阳似火,店内,油条炉、蒸馍炉、烧浆炉三炉鼎立,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忙忙碌碌,难免心烦气躁。
我正在擀油条面,一扭头,忽然瞥见妻常放手边的那把塑胶蒲扇掉在她身后的地上,便提醒她说:“扇子掉了。”
话刚出口,我便后悔了。
果然,正在店门口忙着打豆腐脑的妻随囗呛了一句:“你就不能捡一下么?”
我默默地把扇子拾了起来。
等门口的顾客散去之后,估摸她头顶热辣辣的火苗渐趋势微.
我才和她说:“其实,你刚才的那句话可以换一种句式,那么给人的感受和收到的效果就截然相反。
你就不能捡一下么?这种句式感觉咄咄逼人,令人心生抵触,如果换成,请帮我捡一下,这种句式感觉如沐春风,就让人心甘情愿了。
其实,开了十八年夫妻店,每当生意高峰,手忙脚乱,心急火燎的时候,我之于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顾客面前笑脸相迎,客客气气,可我转头对妻说话,不经意间就变了个脸,呛头呛脑,伤害亲人。
三十年前,岳父大人曾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送给新婚的我们一句夫妻相处之箴言,叫做“相敬如宾,有商有量”。
记得那时妻还曾向我提及她的大哥教给五个弟弟妹妹的一种说话的艺术。
大哥做过老师,又是个文人,他说,他每次叫别人帮他做事,每句话之前必用一个“请”字。
三十年来,妻谨记兄长的教诲,这位像小泽征尔一样著名的指挥家,每次指挥我做事,发号施令之前必用一个“请”字。
譬如,“王先生,请顺便帮我把楼上的充电器拿下来。”又譬如,“王先生,请把阳台上的衣服收给我。”
再譬如,“王先生,帮我把汉川大姐送的蛤蜊油找出来,还有电脑桌上的那把小剪刀也递过我,对了,顺便再下楼帮我烧一杯开水送上来,Please。”
三十年来,虽然妻终日对我指手划脚,但因了那个“请”字,每次我都屁颠屁颠地执行了。
温婉有礼的说话方式,是琴瑟和鸣、松萝共倚之秘诀,相反,一开口说话便如同眼镜蛇一般喷射毒液的伴侣,将是整个家庭沉闷压抑和松散祸乱的根源。
窃以为,夫妻长久相处之道,最忌使用暴风骤雨的反问句,最宜使用和风细雨的祈使句。
江南好,写于乙巳仲夏之廿三
评论0
暂时没有评论